close

The Bar.jpg

抓狂酒吧 The Bar 2017

 


恐懼顯露本性。


 

電影相關

  由西班牙導演Álex de la Iglesia執導,雖然他在1993年就已經有執導首部作品,但在臺灣有知名度應該是從2010年《哭泣的小丑》於影展上映後開始,後來2021年的《魂斷威尼屍》也是在影展上映,但後續的發行大概也只有這部《抓狂酒吧》比較知名。

  故事描述馬德里的市中心忽然發生槍擊案,但奇怪的是街道上卻空無一人,女主角伊蓮娜與其他陌生人共同被困在一家酒吧裡面,由於奇怪的事件接連發生,酒吧內開始陰謀論四起,甚至出現彼此猜忌與傷害的事情。

The Bar2.jpg

觀影心得(劇透)

  關於任何莫名其妙的背景例如綁架、集體失憶、感染危機、不明生物、戰爭等等,導致一群人關在小空間裡面,展現人性黑暗的作品在本片之前(2017)已經算是非常多。這類作品最難的地方應該在於如何讓每個人物都立體鮮明,但又不至於過於刻板,2007年的《迷霧驚魂》大概就是千禧年後最讓人有印象的作品,畢竟過程與結局實在過於黑暗。

  在《抓狂酒吧》開頭跑字幕時就已經提示即將發生什麼危機,一群素不相識的陌生人共同走進酒吧在運鏡上還不錯,對應結尾就會有一種「為什麼會發生在我身上」的感覺,一切都是巧合罷了。開始沒有多久後第一位走出酒吧的客人遭到槍殺,讓在場所有人措手不及,其中一人想要出手相救卻也遭到槍擊,讓剩下的人開始猜忌了起來,可能有恐怖份子存在或是其它陰謀論,才會發生寧可錯殺一百的殲滅行動,而當他們在電視上看到政府與媒體聯手掩蓋事實時,一切就開始走向混亂。

  他們發現原來倒在廁所的人是遭受不明感染的軍人,因為這樣政府才把他們封鎖在這裡,但由於幾個人接觸了他的手機與屍體,導致分化為兩個團體,一群人被另外一群用槍要脅趕到地下室,可笑的是這群人沒有想到等會兒自己將是先被殺害的對象。槍枝在片中很明顯地代表了「權力」,從退休警察亮出槍枝後,直到收尾幾乎沒有任何事件不與槍有關,後半段幾個人爭執的原因來自於疫苗的支數少過於活著的人數,隱約探討著誰才是最應該活著的人,不過我覺得表現得有點倉促就是,幾個人物的心境也反反覆覆反而顯得不太自然。

  只能說就像本片提到的話一樣「恐懼會讓人顯露本性」,不團結的下場很容易就是團滅,形成了一種外頭的世界是危機,裡面的人也無法信任的兩難局面,本片的出現也再次代表了各種嘲弄宗教的恐怖片,滿口聖經的人總是最討人厭或最邪惡的那種。整體而言《抓狂酒吧》就是典型的密室空間加上人性黑暗作品,雖然有喜劇成份但幾乎可以忽略,不過喜歡這類作品的人不妨看看。

★★(2.25/4)

The Bar3.jpg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抓狂酒吧 The Bar
    全站熱搜

    丹尼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