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WALLOW.jpg

吞噬/吞嚥 Swallow

 


把傷心吞下。


 

電影相關

  首映於2019年翠貝卡電影節。劇情描述Hunter嫁入豪門之後,由於壓力過大開始吞嚥各種小物品,其中也包含了尖銳的器具,被家人發現後反而處於更加被控制的窘境中,然而這樣的行為卻可能來自過去某件黑暗的秘密。

SWALLOW2.jpg

觀影心得

  如果要舉這一兩年恐怖片中令人窒息的伴侶關係,大概就是《隱形人》與《仲夏魘》,而《吞噬》的情人類型介於兩者之間,即使沒有顯著的暴力行為,卻有著不少情感操縱的層面;該片也讓人想起《弒婚遊戲》對於豪門婚姻的恐怖隱喻,但相對於它血淋淋的惡趣味,《吞噬》則是既寫實又壓抑,部分橋段稍嫌沉悶。

  Hunter初次出現異食癖來自於與男方及其家人的晚餐,可以看出這家人恐怕並不是太尊重人,只在意自己的事業、人際發展、傳宗接代等等,隨著劇情演進男方越是展現出其控制慾與媽寶的個性,甚至逼迫諮商師違反道德挖掘他人過去,許多對話更是讓人感到窒息,常在甜言蜜語之間語帶諷刺,當Hunter懷疑兩人關係時即開始挽留,將自己的過錯巧妙地歸咎他人,無法操控時便以脾氣壓過,無疑是種心理虐待。Hunter也習慣兀自吞下這些傷心,被問到是否幸福仍假裝堅強,日子久了自然會出問題。

  直到Hunter因吞食過多尖銳物而送醫才導致事情被搬上檯面,吞食圖釘大概是近期最讓人不舒服的橋段之一,怪異行為反而讓男方家人開始各種密集式的管控。表面上為Hunter做了許多努力:請管家、調理營養、安排治療等等,卻沒有人給予她內在真實的關懷,從許多地方可以感受出她內心的空虛與不安,比如男方同事的擁抱;之後在心理治療過程中觀眾可以得知某個驚人的真相,暗示Hunter的怪癖可能來自於兒時的某個男人,也造就了後段逃跑與對峙的強烈張力,最後的對話令人印象深刻,是一種創傷的修復與原諒。

  電影最厲害的地方,在於運用人物性格、情感與鏡頭遠近,拉出觀眾對每個角色的距離感,比如從餐桌的座位、兩人站的相對位置、派對上他人的眼光等等,營造出一種並不愜意又難以言喻的氛圍,不須有太多互動便可感受到這對夫妻的貌合神離。《吞噬》是一部相當低氣壓的心理驚悚電影,或許心理不適的程度並不適合每個觀眾,但能夠釐清自己在這段關係是否真的幸福,相當重要。

★★☆(2.75/4)

SWALLOW3.jpg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吞嚥 吞咽 Swallow 吞噬
    全站熱搜

    丹尼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