RABID.jpg

屍控療法/狂犬病 Rabid 2019

 


科技是把雙面刃。


 

  電影重拍自1977年大衛柯能堡的同名電影《狂犬病》,由《愛殺瑪莉》雙人導演索斯卡姊妹(The Soska sisters)執導。於八月英國的 "FrightFest" 電影節首映。電影最大的挑戰莫過於將七八零年代的「肉體恐怖」(body horror)類型再度搬上大銀幕。

  劇情描述夢想成為時尚設計師的蘿絲,歷經了一場可怕車禍後面目全非,為了拯救自己的容貌與事業,接受了一項未被許可、實驗性的幹細胞療法,卻出現了出乎意料的副作用:嗜血。

RABID2.jpg

觀影心得

  1977年版我並沒有看過,所以不會有比較的問題。長相與工作表現平庸的女主角蘿絲因可怕事故選擇接受治療,手術過程真的很像某種邪教儀式,也暗示這個診所絕對不正常,而對比接受重建手術前後的遭遇也讓人深感諷刺,說明外表會無意間影響周遭人的看法。更重要的是,觀眾即將看著蘿絲歷經一系列的變化,以及揭發某個陰謀,有點類似《屍控一夜情》系列的第二集

  或許是以致敬的意味來製作,這部電影有許多其它作品的影子,克蘇魯神話、肉體恐怖類型,讓人想起《突變第三型》、《沉默之丘》、《恐懼虛空》等等,可怕的化妝與實體特效可能是電影最大亮點;同時又結合恐怖時尚類型如《霓裳鬼影》,可惜並未將兩者作適當的結合,每當提及夢境、解夢或某些哲學概念時,總是會覺得不夠迷幻或獵奇,藝術層面也不足夠,過度依賴對話解釋使得電影在此區塊表現平庸。劇情上也解釋了很多傳染與公衛相關議題,但礙於格局過小實在也只能點到為止,不是每部片都有《末日之戰》般的預算。

  前一段提及「肉體恐怖」與「時尚」(在《霓裳鬼影》中以鉛黃與迷幻藝術風格撐腰)兩者結合不夠好,感覺上就像是看了兩部不同的電影相互穿插,當外面的世界狂犬病正盛行時,時尚業的幾位角色過得好似無關緊要,就算主角已經被病人襲擊也感受不到嚴重性,才造成了後段走秀的悲劇發生。最後收尾揭發了診所的陰謀,顯示出對生命議題執著的(宗教?)狂熱者掌握科技時的可怕,也是所謂的科技雙面刃,算是拯救了前半段的鋪陳,有許多克蘇魯神話的風格在裏頭。電影其實相當有潛力甚至可能被低估,卻被混亂的編排搞砸,十分可惜。

★★(2/4)

RABID3.jpg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屍控療法 狂犬病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丹尼爾 的頭像
    丹尼爾

    丹尼爾電影生活

    丹尼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